文字解讀:旺蒼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旺蒼縣“一網通辦”三年行動任務清單的通知
旺府辦發〔2023〕7號
旺蒼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旺蒼縣“一網通辦”三年行動任務清單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
為持續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滿足企業和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一網通辦”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22〕64號)、《廣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廣元市“一網通辦”三年行動任務清單的通知》(廣府辦發〔2022〕73號)要求,經縣政府領導同意,現將旺蒼縣“一網通辦”三年行動任務清單印發給你們,并提出如下要求,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加強組織保障??h政府辦負責做好全縣“一網通辦”工作的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加強對本地區“一網通辦”工作的會商調度和統籌協調,確保整體工作高效推進??h行政審批局負責做好“一網通辦”日常工作,細化任務分工,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h級有關部門負責指導、協調推進本系統“一網通辦”工作,明確牽頭領導、具體工作人員,專題負責推動工作落實。
二、加強運維保障??h級有關部門要加強“一網通辦”相關經費保障,加大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力度,強化“一網通辦”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和培養網上政務服務人才,切實打造專業、高效的運營保障隊伍。要加強政務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分級做好系統建設運營和網絡數據安全保障工作,進一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防護體系。
三、加強宣傳推廣。各鄉鎮、縣級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辦事平臺,采取多種方式引導企業群眾“網上辦”“掌上辦”“一件事一次辦”,及時梳理總結本地、本系統、本行業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多渠道報道“一網通辦”經驗做法,積極推廣改革成效。
四、加強考評督促??h政府辦、縣級有關部門要建立完善考評機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加強本系統、本行業“一網通辦”工作考核??h行政審批局要持續完善“一網通辦”工作考評體系,進一步加強日??己撕蛯崟r監測督導,確保年度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附件:旺蒼縣“一網通辦”三年行動任務清單
旺蒼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28日
附件:
旺蒼縣“一網通辦”三年行動任務清單
序號 |
項目 |
事項 |
工作任務 |
牽頭單位 |
責任單位 |
1 |
全面提升“一網通辦”業務支撐能力 |
加強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 |
2023年6月底前,根據國家、省、市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梳理發布我縣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同步配置優化情形項。2023年底前,全覆蓋完成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政務事項情形化改造,推行“二維碼”電子辦事指南,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碼上知”。2024年底前,基本形成事項運行圖譜和實施要素一覽表,實現服務流程“一圖盡知”、監管責任“一表盡覽”。 |
縣政府辦、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2 |
健全事項動態管理機制 |
2023年6月底前,建立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監測和更新機制,推動線上線下辦事指南數據同源、標準統一。2024年底前,建立事項管理協調聯動機制,及時掌握動態變化,做好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更新,確保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投資審批管理事項清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互聯網+監管”事項清單等同類事項主要要素一致。 |
縣政府辦、縣司法局、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3 |
規范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 |
2023年6月底前,形成即辦事項清單、一站式辦事項清單、轉外辦事項清單,規范事項辦理指南,不得額外增加或變相增加辦理環節和申請材料,制定轉外環節辦理規范指南,優化轉外服務,實現現場勘驗、組織聽證、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轉外環節辦理流程、辦理時間的規范化管理。 |
縣政府辦、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4 |
全面提升“一網通辦”技術支撐能力 |
探索便民服務類事項規范化管理 |
2023年底前,根據省、市發布的便民服務事項清單,推進公共教育、勞動就業、養老服務、社會服務、市政公共服務等事項規范化管理,探索將相關便民服務應用接入“天府通辦”旺蒼分站點,進一步加強便民服務事項的規范化管理,明確服務條件、辦理流程、辦理時限和收費標準,完善評價和監管機制。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5 |
探索主動行使行政權力類事項規范化管理 |
2023年底前,推動主動行使行政權力類事項辦事指南標準化,規范事項名稱、設定依據、辦理流程、自由裁量權、簡易程序等要素;推動運行在線化、文書數據化、過程痕跡化;升級完善相關業務系統,逐步實現網上扣分、網上聽證、網上舉證、網上繳納罰款。 |
縣政府辦、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6 |
推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
2023年底前,統一網上辦事入口,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等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在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同源發布、同步更新和政務服務“好差評”線上線下評價渠道全覆蓋;推動“好差評”向公共服務領域延伸,建立健全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差評”問題分析和日常監測反饋機制。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7 |
加強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統籌 |
積極推進自建業務系統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深度對接,業務辦理全過程留痕、全流程監管。各行業部門應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開展政務服務相關工作,原則上不再單獨建設政務服務相關業務系統。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8 |
推動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綜合受理、協同辦理 |
梳理我縣政務服務事項,提煉地方特色亮點,2024年底前,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綜合窗口線上線下規范運行,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9 |
全面提升“一網通辦”數據支撐能力 |
提升“天府通辦”旺蒼分站點多端協同能力 |
健全“天府通辦”移動服務矩陣,2023年底前建成“天府通辦”旺蒼分站點,積極打造本地特色服務應用。推動縣級自建政務服務小程序、APP等應用在“天府通辦”、自助終端等多渠道同源發布、統一管理。2024年底前,基于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服務,持續完善“一企一檔”“一人一檔”。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10 |
打造旺蒼12345智能“總客服” |
強化12345熱線平臺數智化能力建設,積極創新管理運行模式,逐步建立完善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110、119、120等緊急熱線以及水電氣等公共服務熱線的協調聯動機制。 |
縣行政審批局、縣公安局、縣衛生健康局、縣消防救援大隊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11 |
構建政務服務數據共享樞紐 |
2023年6月底前,依托廣元市數據共享開放系統,構建全縣統一的一體化政務大數據共享體系,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數據互聯互通,建立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供需對接機制,整合歸并部門政務數據交換通道,推進政務數據資源實現有效流通、高效配置和安全共享。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 |
|
12 |
推動政務服務數據有效匯聚 |
完成“一件事一次辦”等重點領域數據共享需求梳理,編制發布新版共享責任清單,基本實現教育醫療、住房保障、文旅交通等重點行業數據共享;強化政務服務數據融合和業務協同應用,為“一件事一次辦”“一證一照辦”“智能審批”等場景應用提供良好數據支撐;夯實核心數據基礎底座;聚焦城市治理、環境保護、交通出行、食品安全、金融服務等應用場景,實現高性能、高可用的大數據分析和共享能力。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 |
|
13 |
加強政務服務數據規范管理 |
2023年底前,推動全縣政務數據統籌管理,提高政務數據支撐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分類分級管理體系,健全數據返回機制,實現數據向部門和地方回流;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完善數據治理標準規范,制定數據分類分級標準,有效提升數據治理水平和管理水平。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 |
|
14 |
全面提升“一網通辦”要素電子化支撐能力 |
做好電子證照共享應用工作 |
加快電子證照歸集共享,有序推進電子證照應用和管理。辦件結果為證照的同步生成電子證照并加蓋電子印章,新增辦件電子證照生產率、簽章率均達100%。2023年底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免提交”,加強身份證、營業執照、駕駛證等電子證照的亮證應用。2024年底前,以身份證、營業執照等為信任源點,全面關聯常用電子證照,實現所有電子證照“免提交”。2025年前,電子證照應用拓展到合同簽訂、人員招聘、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場景和領域。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15 |
提升電子印章支撐保障能力 |
2023年6月底前,實現電子印章簽章率100%。2023年底前,實現政府側電子材料、電子證照等全面加蓋電子印章,探索為企業免費提供電子印章服務和新辦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2024年底前,推動法人和個人電子印章、電子簽名的免費發放,基本實現各類主體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的社會側應用。2025年底前,推動社會側電子印章、電子簽名與全國其他?。ㄗ灾螀^、直轄市)共享互認,實現跨區域、跨行業驗章驗簽。 |
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16 |
積極推進其他電子要素應用 |
探索推動電子材料、電子檔案、電子合同、電子證明在政務服務和相關社會領域匯聚和應用。2023年6月底前,梳理發布高頻電子證明清單,實現電子材料智能匹配辦事申請材料,探索電子證明在勞務服務和中介服務等方面的應用,推動“電子證明超市”建設,實現電子證明“一地出具、全域通用”。2024年底前,實現審批全過程數據和材料電子化歸檔。 |
縣司法局、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17 |
全面提升“一網通辦”服務創新能力 |
簡單事項“極簡辦” |
推進智能化審批“秒批秒辦”“一證一照辦”“零材料辦”,進一步減材料、減時間、減環節、減跑動。2023年6月底前,實現50個以上事項“秒批秒辦”,50個以上事項“一證一照辦”。2023年底前,實現100個以上事項“秒批秒辦”,100個以上事項“一證一照辦”,50個以上事項“零材料辦”。2024年底前,基本實現所有簡單事項“秒批秒辦”“零材料辦”。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18 |
復雜事項“集成辦” |
2023年6月底前,實現13個國家重點“一件事”、省下發“一件事”線上線下融合辦理。2024年底前,推動跨層級政務服務事項“多級聯審”,實現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的政務服務事項集成化辦理。 |
縣級有關部門 |
縣級有關部門 |
|
19 |
便民事項“就近辦” |
聚焦公共教育、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服務等便民服務高頻事項,推動群眾必須線下辦理的事項可到實際居住地“就近辦理”“一地辦結”。2023年底前,實現50個以上“省內通辦”事項“就近可辦”。2024年底前,基本實現高頻“省內通辦”事項“就近可辦”。探索建設智慧化政務服務小屋,依托郵政、銀行營業網點等設立基層幫辦代辦點,提供自助終端辦理、快遞上門收件、代為核驗和辦事結果送達等服務,逐步形成“15分鐘政務服務圈”。 |
縣政府辦 |
縣行政審批局、郵政旺蒼分公司、縣級有關部門 |
|
20 |
高頻事項“掌上辦” |
加大年檢審核、醫保異地備案、公積金繳存等移動端應用開發力度,實現高頻便民事項“掌上辦”。2023年底前,醫療就診、公共交通、水電氣等100個以上事項入駐“天府通辦”移動端,實現“掌上辦”。 |
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 |
|
21 |
全面推進“一網通辦”重點示范工程 |
特色事項“跨省辦” |
圍繞企業異地投資興業、流動人口異地就醫就學落戶等跨省高頻事項,推動區域性特色事項“跨省通辦”。及時完成“川渝通辦”三批事項認領和發布,實現“川渝通辦”事項全部落地可辦,川渝電子證照互認共享。 |
縣政府辦、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22 |
惠企紓困“精準辦” |
2023年6月底前,分類梳理編制免申即享類、即申即享類、綜合評審類惠企政策事項清單,實時通過線上線下公開發布;建成惠企政策兌現專區,實現事項清單統一發布、政策咨詢統一回復、企業申請統一受理、惠企資金統一支付。2023年底前,建成惠企政策“查、辦、送、評”一體化系統,推動惠企政策“一網”通查、“一鍵”匹配、“一秒”推送、“一站”服務。 |
縣政府辦、縣行政審批局、縣民營經濟發展中心 |
縣級有關部門 |
|
23 |
實施投資建設項目審批融合提升工程 |
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間,推廣應用四川省項目審批管理信息系統,匯集項目全過程信息。依托投資建設項目在線審批體系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監管子系統,實現工程建設項目策劃、審批、技術審查等“一網通辦、一網通管”。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行政審批局 |
縣經濟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利局、縣應急管理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氣象局 |
|
24 |
實施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提升工程 |
完善網上中介超市管理辦法和中介服務事項動態調整機制,發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持續推進中介服務“網上選取、網上運行、網上監督”。2024年底前,探索“網上中介超市”在電子擔保、招標代理、小額工程施工比選等領域的應用。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 |
|
25 |
實施科技教育“一網通辦”能力提升工程 |
2023年6月底前,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事項入駐政務大廳,依托市級科技信息線上綜合服務平臺,推進義務教育新生入學“網上登記、網上辦理、網上公布”。2023年底前,實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事項(C類)的審批流程和辦事指南制定。2024年底前,科技資源共建共享共用。 |
縣經濟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縣教育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縣公安局 |
|
26 |
實施公安警務“一網通辦”提升工程 |
2023年6月底前,推動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駕駛證等電子證照在景點旅游、車站購票、交通核驗、學校入學等場景實行電子化應用,實現網絡安全等級測評和監管“全程網辦”。2023年底前,實現非機動車登記上牌網上“一站式”。優化境外人員住宿登記實現“網上辦”“掌上辦”。 |
縣公安局 |
縣教育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文化旅游和體育局 |
|
27 |
全面推進“一網通辦”重點示范工程 |
實施民政退役軍人“一網通辦”提升工程 |
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采集,精準化識別貧困對象。2023年底前,婚姻登記“市內通辦”。2024年底前,所有具備條件的婚姻登記“跨省通辦”;退役軍人、其他優撫對象相關信息查驗、優待項目線上線下服務有效銜接。 |
縣民政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28 |
實施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工程 |
2023年6月底前,社會保障卡申領聯辦、實體和電子社會保障卡同步申領。2023年底前,全縣公立醫院掛號窗口經辦社會保障卡“密碼重置”業務,鄉鎮、村(社區)便民服務網點綜合窗口受理“一卡通”辦理。2024年底前,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群眾在交通出行、就醫掛號、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 |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縣交通運輸局、縣文化旅游和體育局、縣衛生健康局、縣行政審批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29 |
實現不動產登記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
2023年6月底前,不動產登記“商品房分戶”“二手房過戶”“夫妻財產約定過戶”3個高頻事項網上申請辦理。2023年底前,部署應用“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平臺。2024年底前,持續推進不動產登記線上服務能力的提升,實現業務總量70%的高頻事項網上可辦。 |
縣自然資源局 |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行政審批局、縣稅務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30 |
實施住房保障“一網通辦”提升工程 |
2023年6月底前,實現住房計劃管理、保障對象管理、房源管理、配給管理、合同管理在線申請、審批和監管。2024年底前,實現房屋交易、網簽備案、住房租賃、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繳存使用等關鍵業務“一網協同”。 |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
|
31 |
實施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一卡通”工程 |
優化完善惠民惠農“一卡通”信息系統功能。2023年底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發放“一卡通”。 |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
32 |
全面推進“一網通辦”重點示范工程 |
實施醫療健康“一網通辦”提升工程 |
依據全市醫保一體化大數據平臺,2023年6月底前,推進生育醫療費用支付線上申請;2023年底前,異地就醫醫療費用報銷線上辦理;2024年底前,醫保電子憑證在試點醫院掛號、就診、支付、取藥全流程“一碼通用”。加快電子健康卡應用。2025年5月底前,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掃碼就醫”、重慶二級甲等以上公立綜合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
縣衛生健康局、縣醫療保障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33 |
實施辦稅繳費“一網通辦”提升工程 |
2023年6月底前,實現“新辦企業”“銀稅互動”“注銷前置事項”等套餐式服務。2023年底前,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重點對象高頻或簡易辦稅繳費功能集成。2024年底前,稅費征繳、查詢和開具完稅繳費證明等業務接入“天府通辦”,實現稅費業務“掌上辦”。 |
縣稅務局 |
|
|
34 |
實施企業登記全生命周期“一網通辦”提升工程 |
2023年底前,拓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實現“一照通”。2024年底前,完善與企業溝通服務機制,實現“一企一畫像”。 |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35 |
實施“互聯網 +監管”提升工程 |
2023年6月底前,依托省一體化平臺,補充完善“互聯網+監管”事項名稱,行政許可事項與監管事項對應匹配,完成“互聯網+監管”數據資源目錄編制,實現監管數據歸集共享。2024年底前,“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平臺全量匯聚存量數據,實現“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事項清單、行政執法事項清單等與監管事項清單的有效銜接;打造“互聯網+監管”應用場景。 |
縣政府辦、縣司法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行政審批局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